2021-01-06 17:10:41 教師招聘考試 http://www.shengxiaoxian.com/jiasohi/ 文章來源:福建教師考試網
【導讀】華圖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福建教師考試網發布:2021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每日一練(30)解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福建華圖教師招聘微信公眾號(fjjsks),福建教師招聘培訓咨詢電話:0591-87618197;88780197,微信號:18959130107
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根據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A選項是干擾選項;B選項的歸因是指努力;C選項的歸因是指任務難度;D選項的歸因是指運氣和其他環境環境因素。結合題干表述,故本題選B。
2.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的社會屬性。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長和社會生活的延續與發展不可缺少的手段,為一切人、一切社會所必需,與人類社會共始終,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范疇。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著教育。故本題選B。
3.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奴隸社會時期教育的特點。原始社會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就是為了生產和生活。進入到奴隸社會時期,學校教育產生,學校教育為奴隸主和地主階級所壟斷,接受教育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教育具有階級性、等級性。教育也逐漸與生產勞動相脫離。結合題意,故本題選B。
4.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選項A,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學校即社會”。選項B,蔡元培是中國近代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即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選項C,陶行知被毛澤東稱贊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個基本命題:(1)生活即教育:主張以人類的生活作為教育內容,在生活實踐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2)社會即學校:要“把學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3)教學做合一:強調學做結合。選項D,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1903年)是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結合題干,故本題選C。
5.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選項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選項B,孟母三遷是指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體現了環境對人的影響。選項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意思是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也能成為好人。體現了環境對人的影響。選項D,出淤泥而不染比喻從污俗的環境中走出來,卻能保持純真的品質而不沾染壞習氣。體現的是個體主觀能動性對人的影響。結合題干,故本題選D。
備考有疑問 華圖為你解答
掃一掃,添加華圖微信客服
微信號:fzht0520
下一篇:沒有了
貼心微信客服
3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
福建華圖微信
福州市鼓樓區五四路82號融都國際大廈2層
客服熱線:0591-87618197
網站:http://fuzhou.huatu.com